留言反馈
安庆亿网
  旅游快讯
更多>>
  便民服务
  联系我们
桐城市风光旅行社有限公司
联系地址:桐城市居巢南路
联系电话:6211971 13955651362
联 系 人:王文兵
在线 Q 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  旅游宝典 当前页 > 首 页 >  旅游宝典 >> 
温泉与养生

温泉与养生

中医学从《黄帝内经》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,讲“上医治未病”。“养生”最早见于《庄子•内篇》,所谓“生”,生命、生存、生长之意;所谓“养”,保养、调养、补养、护养之意。“养生”的内涵,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,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。

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,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:在世界文化当中,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。尤其是温泉养生,更是中国文化所特有。我们知道,中华温泉养生文化的精髓则是帝王养生。秦始皇为治疗疮伤而建“骊山汤”,由此开中国温泉养生之先河。汉朝皇帝喜欢将西域进贡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温泉池中,以沐香汤。隋唐皇家大兴土木,扩建华清池,还设有温泉监一职,专门负责皇家沐汤事务。唐皇于温泉养生十分讲究,温泉养生的器物用品大多采用玉器、桃木等辟邪之物,唐皇沐浴前后的饮食都由随行太医特别调备,并有详细记录在案,甚至连入浴的时间都有要求。时至今日,温泉养生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,其中的代表就有天沐温泉提倡的森林温泉浴等新一代温泉养生体系。

温泉养生传承千古

中国历史上,温泉较大规模的利用,起源于秦汉而盛于唐。其中北魏元茛在《温泉颂》碑文赞颂道:温泉“乃自然之经方,天地之元医,出于河渭之南,泄于骊山之下,渊华玉澈,心清万仞,于是左汤谷,右蒙记,南九江,北瀚海,千城万国之民,怀疾沉疴之客,莫不宿粮而来宾,疗苦于斯水”。而同一时期的北魏《水经注》所记载的温泉共有31个,其中12个可以疗养。《水经注》中载有温泉31个,按温度的不同从低温到高温分5个等级,依次为“暖”、“热”、“炎热特甚”、“炎热倍甚”和“炎热奇毒”。如“炎热特甚”的温泉,可以将鸡、猪等动物的毛去掉;“炎热倍甚”能使人的足部烫烂;“炎热奇毒”泉水可以将稻米煮熟。书中还对各个温泉的特点、矿物质、生物等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,如有的温泉有硫磺气,有的有盐气,有的有鱼等。《水经注》多次提到温泉可以“治百病”,如“鲁山皇女汤,可以熟米,饮之愈百病,道士清身沐浴,一日三次,四十日后,身中百病愈”,真实的记载了温泉的保健养生作用。到唐太宗时,御驾东征经过辽宁鞍山汤岗子温泉,唐太宗亲率士兵泡温泉,展开“浴战活动”,以练兵和欢娱身心。唐太宗晚年因为“忧劳积虑,风疾屡婴”他写了一篇《汤泉赋》表达自己“每濯患于斯源,不移时而获损”以温泉治风疾的愿望。唐贞观十八年(644年),他命阎立德在骊山营建宫殿,名为“汤泉宫”。

中华民族勤劳、聪明、富于创造性,善于利用温泉,并且达到很高的水平。“春日洗浴、升阳固脱。夏日浴泉,暑温可祛。秋日泡泉,肺润肠蠕。冬日洗池,丹田温灼。”我国利用温泉最辉煌的成就是创造了加料温泉——“中华汤”。根据祖先遗留下来的方法,天沐温泉特意在温泉水中加上经过处理的灵芝、芦荟、三丫、人参、菊花、牛奶、美酒、醋……人们浸浴其中,起到很好的疗疾、养生的效果。这是继承我国春秋时代的《黄帝内经》、《素问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的传统医学成果的伟大创造。屈原《离骚》有云“浴兰汤兮沐芳”,泡在加料温泉中,处于四围花木繁荫、泉石流泉、明月松间的天人合一之境,疗疾养生、其乐陶陶,这正如古人在河南汝州温泉泡浸菊花、人参汤恢复元气后写的一首诗,“崆峒山下秘阳春,泻作温泉向广堂。解起沉疴参菊水,顿除污恶陋兰汤。源抽坤髓元元浑,气夺炎精本自香。万似华清浴妃子,一身膏泽万民疮。”中华汤的创造,为人们延年益寿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

温泉养生的科学依据

温泉的保健功效主要有三部分,一是依靠地热水的温度,二是温泉流动时产生的机械冲击作用,三是温泉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。汩汩流动的泉水柱本身就对人体有按摩作用,在一些专门修建的“按摩池”中,泉水集束泻下,利用落差产生的冲击力,“按摩”人肩部、背部、腰部、腿部的肌肉,对平常久坐电脑前的肩背僵硬、腰酸腿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,赢得许多上班族的赞叹。

有健康专家认为,泡温泉还对现在脑力劳动者的“亚健康”状态(即慢性疲劳综合症)有较为明显的疗效,并将泡温泉与劳逸结合、进行有氧运动并列为消除、预防“亚健康”状态的三大良好生活习惯。有资料显示,泡温泉不仅能够松弛神经、缓解压力,还有排除毒素、增强体质等“实质性”的功用。

温泉的养生作用虽然得到大家公认,但由于其泉口出水温度相差较大,矿化度不同,泉水内含有的各种化学离子、微量放射性元素的数量也有很大差异,因此,不同温泉的养生作用也不同。天沐温泉研究所已经在推广一种更新的温泉养生方式,开始向“差异化”、“个性化‘方向发展,即由专业医师对泡温泉者进行健康检查,然后为其制定适宜的温泉养生方案,这种服务,应该是热爱养生者的福音。

温泉养生最高境界是“治未病”

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这是自然界的规律。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,比如,春天的时候,要有一种生发之气,被发缓形,夜卧早起。冬天不能太张扬、太发散,万物处于秘藏。中医养生主张因时、因地、因人而异。

 

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、协调阴阳、顺应自然、饮食调养、谨慎起居、和调脏腑、通畅经络、节欲保精、益气调息、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,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。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,是最健康的,是“治未病”。

养生当中,最重要的是养心。“一生淡泊养心机”,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。人都有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悲、恐、惊,这是人的七种情志,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。“常观天下之人,凡气之温和者寿,质之慈良者寿,量之宽宏者寿,言之简默者寿。盖四者,仁之端也,故曰仁者寿”。仁就是要做到温和、善良、宽宏、幽默。仁心仁德、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。《黄帝内经》强调“恬淡虚无”,说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。简言之,要做到“淡”字。

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,诸如先天遗传、自然环境、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、医疗水平、营养状况、个人职业等等。但能否讲究养生之道,也很重要。《内经》中把“治未病”的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,并提出能否抗衰老的关键是实行正确的养生之道。疾病是健康的大敌。但《内经》认为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因此,养生之道的目的,就是为了培补人体正气,增强抵抗力,从而不得病或少得病。

因此,天沐温泉所提倡的森林温泉养生正是依照《内经》“治未病”的思想所形成的一套养生体系。真正的温泉,应该赋予每一位到来的客人一个养心的环境。在天沐温泉,就一定有真正的自然山水,让客人置身真正的大自然中,放松心情。像庐山天沐温泉依托于世界自然景观的庐山;明月山天沐温泉依托于风景区明月山和沩仰禅宗的香火……这一切都为了让人回归自然,放下心事。只有环境清雅了,心情安逸了,才有可能达到养生的效果。

温泉养生最佳方法是顺应四时

一年四季中,夏天属火,火气通于心,火性为阳,阳主动。加之心为火脏,两火相逢,所以心神易受扰动而不安,出现心神不宁,引起心烦;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,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的负担,那就不利于养心。所以,夏天首先要心静,“心静自然凉”,静则生阴,阴阳协调,才能保养心脏。 

夏天心情要愉快,轻松,既不要过怒也不要过喜,在“七情”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惊、恐中,心虽然和喜悦的关系最大(心志喜),但也不能过喜、过悲,否则易伤心。为什么古时候范进中举大喜后突然晕厥?就是因为过喜伤心之故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夏三月……使志无怒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
不要存在“苦夏”心态。夏天时暑、湿、热三气交蒸,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,表现为没有精神,只想在床上躺着,也不想吃饭;不想参加社会活动,只想在家呆着。碰到这样的情况,就应多走出户外,多和人交往,多去温泉享受清凉一夏,在现代温泉理念中,夏季温泉可以做成海浪,可以做成冷雾,甚至可以让温泉蒸汽变成雪花,在天沐温泉,就会让你把“苦夏”变为享受夏天。

中医认为,冬天天气上升,地气下降,二气闭藏,故谓之“冬藏”。现代医学认为,“冬藏”是人体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的刺所做出的反应,并且冬要“藏”好,贵在抓“早”:

俗话说:“冬天动一动,少生一场病;冬天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。”事实证明,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,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,可使心脏跳动加快,呼吸加深,体内新陈代谢加强,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,有益健康。但是,冬天的运动量因该以微汗或不出汗为宜,目的就是以防阳气外泄。这是因为肾为水脏,五行土克水,冬季养肾保养肾精至关重要。肾藏精,因此肾被称为封藏之本。肾精关系着人的生命全过程,包括生长、发育及生殖。肾还主骨生髓,通于脑,从而影响人的大脑功能。所以保养肾精至关重要。那这个时候,也就只有温泉最适合这种安静的养生了。无论天气多冷,躺在暖和的温泉水里,让肾脏得到最好的保暖,出一点点汗,再欣赏一下冬季独有的雪景,就是最好的养生了。

 养生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,光依靠温泉或某一种方式进行养生,都不是最合适的。按照古人的养生理论,现代人要养生,要记得这么一个原则:“生从十三:虚、无、清、净、微、寡、柔、弱、卑、损、时、和、啬。”也就是说,养生之道在于遵从十三条要旨。这就是:心无杂念,恬淡于世事,内心清洁无染,俗念净除,谨小慎微无过失,寡欲无贪,心柔不逞强,甘作弱者之心,自视不卑不亢,减损太过的言行,知时达务,顺四时之变化,秉性谦和,崇尚俭朴。

 
  点击数:13080  录入时间:2010-12-4 【打印此页】 【返回】【关闭窗口
桐城市风光旅行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安庆亿网
联系地址:桐城市居巢南路 联系电话:0556-6211971 13955651362
网站备案编号:皖ICP备09028287号-1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568号